5月30日晚,石岐區蓮員西路11號202房發生火災,造成數人跳樓求生受傷。今年以來,中山市僅中心城區范圍內_發生了5起“舊小區”火災事故。該如何對舊小區實行有效消防監管?昨日,副市長譚培安牽頭召開未實行物業管理居民小區消防工作現場會,決定一個月內對城區舊小區的消防現狀進行摸底并出具解決方案。
現狀:舊小區消防監管難點多
日前,市監察局接到群眾投訴,稱蓮峰新村消防車通道出現阻塞、住宅建筑內未設置室內消火栓、室外消火栓設置不足等消防安全隱患。6月1日,副市長譚培安率市監察局、公安局、公安消防局、住建局、規劃局、城管執法局、法制局、交警支隊、供電局、供水公司及石岐區、東區、西區、南區辦事處負責人現場辦公,以此為起點,全面開展對城區舊住宅小區消防安全隱患的整治行動。
記者昨日在蓮峰新村看到,該小區共有3個消防栓,間距約120米,打開消防栓開關,水壓還可以。不過,由于是開放式小區,車輛亂停放現象較嚴重。“晚上都停得很滿,一旦著火消防車_很難進來。”住在這里的李伯稱。由于歷史問題,小區以前規劃未建室內消火栓,此外還存在個別頂樓住戶封鎖樓道、阻塞逃生通道等現象。
對未設立物業公司的舊小區來說,存在很多消防監管難題。首先,舊小區普遍建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,由于設計的局限性,導致消防車通道設置不規范、防火間距不足等隱患,尤以石岐區麻洲街、方基涌大街一帶尤為明顯。其次,小區開放式管理,導致車輛停放雜亂、阻塞消防通道等。第三是這些舊小區往往成為外來流動人口租住密集區,用火意識、逃生意識淡薄。這次蓮員西路火災中,租住人員本可以等待救援人員救援,卻選擇了跳樓逃生的錯誤辦法。經初步摸底,石岐區共有19個未實行物業管理的舊小區,均存在_消防隱患。
聽完各部門匯報后,譚培安表示,將全面開展對舊住宅小區消防安全隱患整治行動,用一個月時間進行摸底調查,并出具具體的解決方案。
建社區消防站配備小型消防車
針對舊小區本身先天設計規劃不合理的問題,市消防局建議,可因地制宜,購置_數量的小型消防車或消防摩托車裝備,增設社區消防站,確保有消防車輛能通行到達救火;同時,可在建筑內部增設室內消火栓、逃生軟梯等設施,強化該區域的自救逃生能力;建議將此類需更改建筑布局的消防改造納入市政府“三舊”改造專項規劃中總體考慮,_解決先天隱患。
建封閉式小區提升居民消防意識
此外,市消防局還建議對各個未實行物業管理的“舊小區”進行綜合評定,選取有實行封閉式管理條件的社區作為整治試點,選聘物業管理企業實行封閉式管理。
針對居民消防安全意識淡薄的問題。轄區公安派出所、居委會要加大日常監管,同時創新宣傳教育模式;另一方面,結合“舊小區”整治工作的開展,對未履行消防職責的業主,加強說服教育工作,對屢教不改的責令其停止出租。